2025年6月的华盛顿热浪袭人,特朗普抹着发胶的招牌金发在镁光灯下闪闪发亮。这老哥咧着嘴,活像刚中了彩票似的,举着刚签完字的和平协议对着镜头嘚瑟:"瞅瞅!这可是终结非洲三十年战乱的世纪协议!"台下掌声雷动,可刚果(金)来的记者私下直撇嘴:"好家伙,上次美国人来说要帮我们修铁路,结果连自家高铁都整不明白呢。"
这事还得从1994年那场惨绝人寰的卢旺达大屠杀说起。当时胡图族武装分子被揍得满地找牙,一股脑儿窜到刚果(金)东部搞事情。这些年两边互相甩锅,卢旺达说刚果包庇恐怖分子,刚果反手就骂卢旺达资助反政府武装。就跟村里两户人家干架,今天你往我院子里扔死鸡,明天我往你家水井撒巴豆,没完没了。
协议文本里那些弯弯绕绕的条款,翻译成人话就三层意思:第一,枪杆子先收起来;第二,难民各回各家;第三,矿产买卖得带着美国玩。特别是最后这条,明眼人一看就门儿清——刚果(金)地底下埋着24万亿美元的矿,光钴矿就占全球七成,这玩意可是造电动车电池的命根子。现在中国企业把控着七八成铜钴生意,可把某些人急得抓耳挠腮。
刚果总统齐塞克迪也是个妙人,年初就跟《纽约时报》递小话:"美利坚大哥快来投资呀!"活脱脱像菜市场里吆喝"走过路过别错过"的摊贩。可当地老百姓不买账,北基伍省的大爷喝着棕榈酒直摇头:"老美前脚签协议,后脚M23那帮兔崽子就在边境放枪,糊弄鬼呢?"更绝的是四月签字仪式上,两国外长连面子工程都懒得做,合影时中间隔着的距离能再站三个姚明。
智库专家莫莱卡说得更扎心:"不提赔钱不提追责,这和平协议跟方便面包装上的牛肉图有啥区别?"慈善组织的女干事维安尼气得拍桌子:"矿!矿!矿!你们眼里只有矿!那些被炸断腿的孩子活该当背景板?"这话糙理不糙,美国张罗的"洛比托走廊"铁路计划,听着就跟减肥人士的明日计划似的——口号震天响,行动不见影。
最魔幻的是战场实况。这边华盛顿香槟还没开瓶,刚果东部武装分子已经更新了朋友圈:"今日战绩:攻占两个哨所,协议是啥?能吃吗?"卢旺达外长接受采访时的表情,活像吞了只苍蝇还得强装微笑:"呃...这个...之前的协议确实存在执行层面的不确定性..."翻译过来就是:又双叒叕被放鸽子了。
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。刚果这地界就像被诅咒的聚宝盆,比利时殖民者当年抢橡胶,现在大国们抢矿产。区别无非是以前用鞭子,现在改合同。当地流传的谚语说得好:"大象打架,草地遭殃"。现在两只新老大象在非洲棋盘上较劲,一个举着基建大旗,一个挥着民主大棒,倒是把"资源诅咒"这出老戏唱出了新花样。
戈马医院的护士长边给伤员换药边叹气:"第三十次和平协议了吧?每次签字完伤患就暴增。"这话说得在理,过去三十年签的和平文件摞起来比病床都高。就像村里调解主任每次都说"这是最后一次调解",结果家暴男转头就把媳妇揍得更狠。现在美国突然热心当起和事佬,难免让人想起黄鼠狼给鸡拜年的老话。
刚果东部的钴矿工人们倒是一针见血:"管他协议不协议,咱工资还是三美元一天。"这些戴着自制口罩的矿工,在五十度高温的矿坑里挥汗如雨,挖出来的宝贝转眼就被运往欧美变成高端电池。有个老矿工苦笑着比划:"俺们就像人体蜈蚣,最前头吃土的永远最惨。"这比喻虽然重口,但理儿就是这么个理儿。
国际观察家们发现个有趣现象:但凡刚果签完矿产合作协议,首都金沙萨的豪宅区就多几栋新别墅,而东部村庄的孩子们依然得走十公里去背浑水喝。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对比,活脱脱是非洲版"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"。难怪当地NGO的工作人员自嘲:"我们这儿最稳定的产业,就是人道主义援助。"
眼下最吊诡的是,明明战场上枪声没停,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矿业股票却集体飘红。华尔街的分析师们捧着咖啡高谈阔论:"刚果局势稳定将极大改善供应链..."听得人直想乐——您家定义的"稳定"是不是跟字典里不一样?这场景像极了直播带货:"老铁们看好了!这是战乱地区的纯天然无污染钴矿!"屏幕那头子弹正嗖嗖飞呢。
刚果的民间艺术家最近编了首新歌:"签字的笔是金子做的,流血的伤口是黑色的,白宫的掌声是镀金的,我们的眼泪是透明的。"这歌在贫民窟传唱的速度比疟疾还快。有个背着AK47的娃娃兵甚至把歌词改成了rap,在抖音上居然收获十万点赞——魔幻得让人笑出眼泪。
说到底,这份镶着金边的和平协议,就像给晚期病人涂口红。当大国们忙着在谈判桌上瓜分利益时,刚果东部的母亲们仍在为如何用木薯粉喂饱五个孩子发愁。历史早就证明,没有公平分配的资源协议,不过是给下一场冲突埋的定时炸弹。就像非洲草原上的秃鹫,它们盘旋的时候,永远不是和平的征兆。
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,如涉及权益问题,请提供相关证明,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。
九五配资-专业股票配资资讯网-配资网站平台-长沙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